2024年,广西桂林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桂林烟草)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产业、治理、民生的关键领域,在广袤乡村大地上书写了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精彩答卷。
盯准产业发展“核心点”,答好产业兴旺“必答题”
桂林市灌阳县水车镇下泡村,坐落于蜿蜒起伏的群山之间,被连绵的青山环抱。长期以来,村民以大面积种植杉树为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着这片绿色的希望,维持着生计与生活。然而,近年来,市场行情不利,种植杉树的收益遭遇重创,仅为往昔的三分之一,村民们面临着经济困境。
桂林烟草派驻下泡村的第一书记蒙昌明仔细调查了下泡村的情况后,深入践行“因户施策、精准滴灌”理念,主动对接政府部门,积极为脱贫户争取“以奖代补”政策红利。2024年,下泡村115户脱贫户申请“以奖代补”金额44.9万余元,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劳动致富光荣”的导向,有效转变“等靠要”思想。同时,针对困难村民就业难题,向上级政府申请公益性岗位38个,解决38名村民就业问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增收”的良性循环。
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带动。桂林烟草联合村“两委”深入调研村情,立足本地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引入桂林市霖锋源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以产业项目为纽带,带动20户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年度收购农产品超9100斤,发放务工费12000元。
桂林烟草帮扶灌阳县水车镇下泡村建设的山茶油榨油坊(黎坚 摄)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桂林烟草坚持“线上+线下”发力,构建多元销售渠道。线下积极组织农产品展销活动,精心包装笋干、茶油、蜂蜜,借助农展会平台提升产品知名度;线上依托电商平台、企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活动,助销农产品3.6万元。同时,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聚焦乡村治理“关键点”,答好生态宜居“加分题”
完善村屯基础设施,是群众期盼的“幸福工程”。长期以来,农村公共照明设施不足,给村民夜间出行带来了不便,制约了乡村夜间经济发展。桂林烟草急村民之所急,分别捐赠灌阳县水车镇下泡村6万元、灵川县三街镇龙门村2万元,专项用于安装太阳能路灯公共照明设施。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如繁星般点缀在乡村道路两旁,不仅点亮了乡村“平安灯”,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更丰富了乡村的“夜生活”,村民们晚间散步、跳广场舞的身影逐渐增多,乡村夜晚的“人气”越来越旺。
修路是致富的法宝,更是群众心心念念的“惠民工程”。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寨枕村半城组道路原本是一条坑洼不平的泥土路,严重制约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外运销售。桂林烟草捐赠8万元用于该路段道路硬化工程,在平等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局和寨枕村的多方筹措下,道路硬化工程顺利完成。道路通,百业兴,硬化后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让农产品能够及时运往市场,预计每年可减少农产品运输损耗5%以上,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乡村产业发展铺就了“致富道”。
龙胜县平等镇寨枕村正在修路(张宝军 摄)
水利是农田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荔浦市青山镇松林村落漕沟至古信沟水利灌溉设施年久失修,导致部分农田灌溉困难,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桂林烟草捐赠6万元用于灌溉水渠维修维护,工程完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余亩,农田灌溉保证率从原来的60%提升至90%以上,农作物产量预计可提高15%。
荔浦市青山镇松林村灌溉水渠维修维护(刘健 摄)
锚定民生改善“发力点”,答好生活富裕“基础题”
北洞源村小学原有的活动场所设施陈旧、空间狭小,无法满足学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需求。桂林烟草捐赠10万元用于改善学校活动场所,对操场、教学楼前坪等进行维修改造,新增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如今,学校活动场所焕然一新,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操场上奔跑嬉戏、在崭新的体育设施上锻炼身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好。桂林烟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州县文桥镇文桥村原有文化设施匮乏,村民精神文化单调。桂林烟草捐赠10万元用于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广场内设置了舞台、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设施。文化广场建成后,成为村民开展文化演出、健身活动、休闲交流的重要场所。村里定期举办广场舞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有效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
下一步,桂林烟草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勇毅前行,努力答好乡村振兴时代答卷,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烟草力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